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我国保安押运业也随之逐步发展壮大,特别是《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 来,保安押运业也日趋完善。实践证 明,保安押运队伍已成为维护金融要害部门安全,维护金融市场安全稳定 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守护力量,在维护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方 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同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社会治安形势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保安押运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主要包括社会风险、生命风险、经济风险、管理风险 等,而这些风险存在于守押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它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守押工作的安全。而产生这些风险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 有些风险是可以预见的,有些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通过各种措施的建立和完善,就可将风险的“可发性”降低到最小值。
何为风险?从字面意义上解释风险就是可能发生的危险。任何行 业都存有一定的风险性,但保安押运 业属于高风险行业,风险伴随着守押工作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
保安押运风险可分为四类:
一、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是一种导致社会冲突, 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就构成了潜在的. 相当大的威胁。在守押工作中,如果押运的钱物被抢被盗,或者枪弹被盗、丢失、走火,金库被盗等,会降低公众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度,社会安定将受到破坏。
二、生命风险。
从守押工作的特殊性来讲,所谓生命风险就是随时都有生命付出的危险性存在。保安押运是一种高风险行业,守押人员面对的是犯罪分子 预谋已久的抢劫和暴力攻击,守押人员身处明处,犯罪分子身藏暗处,这种以攫取钱财为目的的抢劫甚至致 以伤亡的案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押运员随时面临着生命的威 胁。
三、经济风险。
在这里,经济风险是指由于社会 风险造成经济利益的损失,即犯罪分 子以攫取钱财为目的的抢劫成功。按照押运公司与银行,以及其他服务 单位签订的合同约定,押运公司要承 担全额赔偿责任,虽然押运公司购买了相关保险,将部分风险转嫁给了保 险公司,但不管谁承担风险,仍然会 给整个社会造成经济损失。
四、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在管理过程 所要实现和达到的期望值,与实际管 理中主要管理要素的缺失或不相对 称,使企业的预期目标不能如期实 现。金融押运以及金库寄库等附属 业务从银行主业中剥离出来后,保安 押运业逐步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 “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管理体制的完 善、管理过程的探索、从业者综合素 质的提高等,都是押运行业管理过程 中回避不了的问题。
影响保安押运安全有诸多因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日益严峻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臻 完善,社会形势也变得十分活跃,这 就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特别是针对金融的犯罪比较突出。 如每年的岁末年初,都是金融盗抢案 件的高发期。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 素逐渐增加,以攫取钱财为目的的犯 罪行为较多,并逐渐呈现团伙化、智 能化、科技化等趋势。因此,守押工 作潜在的风险越来越大。
二、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形成的 “城市化综合症”。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交通秩序 拥挤给金融押运安全防范带来难度。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规划 及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车辆急剧增 多,道路交通拥挤,人口流动性大,暂住人口多,人员成分复杂等现实原 因,给押运车辆安全正点运行造成难 度,也给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和作案后快速逃逸、藏匿的便利条 件。
三、亟待完善的行业规范体系。
(一)目前,我国守押队伍整体 业务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保安员准入资 格、培训、考核等相关事宜起点较低, 短时间培训,匆忙上岗,造成保安队 伍整体素质上不去。
(二)武装押运是一个劳动密集 型的产业,从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间长、风险高,但社会地位不高,工资待 遇整体水平偏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 比,因此,造成押运队伍不稳定,人 员流失率偏高。从事过押运工作的 人员,熟知押运线路以及押运操作流 程,因此,押运人员流失率越高,押运 的风险就越高。
(三)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保安押运行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押运行业操作标准亟待形成统一 规范的条例付诸实施。
四、内部安全管理体系的缺陷。
作为保安押运工作主体的押运公司,其内部的管理和防范措施也有 极大的风险,管理越精细、越严密、越 科学,防范意识越强,风险就越小,反 之就越大。
守押工作责任心强,但工作性质比较单一,刚开始接触时,年轻人往 往有一种新鲜感,但慢慢随着时间的 推移,新鲜感也在逐步的消退,工作 热情以及工作责任心也在减弱。无 论是押运行车过程,还是押运交接过 程;无论是金库出入库管理,还是金 库值守,都来不得半点松懈与麻痹。 确保守押安全,贵在坚持,重在责任, 强在防范。
保安押运风险的防控
为降低守押风险,进一步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在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的基础上,要加 快完善保安押运服务的“三项机制”。
一、完善装备科技先导机制。
在现代化守押管理体系中,一定要牢固树立科技助守押、科技助安全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
(一)着力抓好装备建设。使用先进的运钞车辆。随着押运业务的不断拓展,押运已从单一的钱款押 运,向纵深处发展为多领域、多项目 的押运,因此,对押运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钞车需增强防护 能力,在防弹的基础上,向安全功能 完备性发展。
(二)提升科技水平。在科技日臻发展的今天,只有将先进的科技手 段引入到守押行业中,守押过程中才 能抵御更大的风险。利用GPS全球 定位技术,将运钞车统一安装GPS卫星定位仪,设立GPS卫星定位指 挥中心系统,做到实时监控、科学调 度、及时处置。同时,运用车载3G 远程红外视频系统实时定位监控, 充分利用3G视频监控可同时传入 多画面、实时双向语音通话、多种录 像方式和可接多种传感器等优势, 实现防、管、控一体化的指挥调度模 式。
(三)建立现代化金库。在金库守护中,实施异地远程监控网络工 程,切实防范操作风险,把金库图像 传输、报警系统、ATM机报警系统联 接起来,实行24小时双人坐班实时监控。金库非营业时间监控报警中 心统一布撤防,金库管理人员进出金 库必须通过远程申请系统进行申请 开库,经监控报警中心对电控锁远程 授权后,方可开启保卫掌控的金库第 一道防盗门进出库内,开启金库门, 进出库内。
二、完善精细化管理机制。
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着力解决好思想观念以及制度创新问题。
(一)加强制度建设。守押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都要有与之相对应的制度来制约和考核。制 度建立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精细化 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岗位设置在哪里,制度就建立到哪里。所以说,制度的建立和创新是实施精细化管理 最为核心、最为细致也是最大的难点所在,也是守押工作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二)加强队伍建设。在队伍建设中,要把提升队伍素质作为队伍建设的抓手。严把进人关,严格招录条 件,对所招录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查, 包括政审、指纹录入比对、思想品德状况、家庭情况等,对不符合条件的 坚决不予录用。严把用人关,把工作 热情高、责任心强、勇于担当的人选拔到合适的岗上,让他们以非凡的 工作业绩带动和感染身边的每一个 人,这样有利于提升车组乃至整个队 伍的团队意识和整体战斗力。严把考核关,在岗前以及岗中培训的基础 上,不定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与考 核,优胜劣汰,纯洁守押队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加强培训疏导。高素质守押队伍是押运公司发展的重要保障, 做好守押人员的教育培训、心理疏导 等工作,有利于提升守押人员的综合 素质和心理素质。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使思想教育、技能培训、心 理疏导常态化、制度化。
目前,“80后、90后”已成为守押队伍的主力军,年轻化是守押工作的趋势。年轻人心理防线较弱,心理 承受能力较差。对此,要通过谈心活动、家访活动等,切实掌握守押队员的思想动态,关注守押队员的身心健 康,给守押队员以最大的关爱,帮助 他们减负、解惑、排压,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
三、完善风险转嫁保障机制。
金融押运社会化后,如何正确评估守押社会化带来的风险,是摆在押运公司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无疑,购买商业保险是转嫁守押风险的一种方式,也是针对损失发生后 的一种补救。押运公司可以根据守 押任务的类别,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 险、财产意外损失保险等。守押过程中,一旦发生金库被盗、运钞车被劫 以及员工内部作案等事件,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保险公司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给予赔偿。这样就将风险 转嫁给了保险公司,起到了降低风险的作用。
守押工作始终与风险并存,高素质的守押队伍、安全高效的运作体系、全新的管理理念、高水平的管理手段、优良的服务质量、和谐的工作 氛围,是加快和促进守押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最有力的保障。我们要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社会化的群防群治、市场化的技术防范和专业化的金融守押三大体 系,努力建立人防 和技防相互结合、静态守护与动态巡查互为补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提升的新型守押安全防控格局。只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科学管理, 严密防范,警钟长鸣,才能将守押工作的风险降到最低,才能确保守押工作稳步向前迈进。